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08号
感谢您的光临!您是第52530157位访问者!
技术支持: 方森科技 12月2日上午,由集团团委和省农信社团委承办的“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城青系统小型分享会在集团举行。分享会共汇聚了来自集团各个子公司的二十余家代表及数家媒体代表参会。公司团委组织青年代表参加此次分享会。
分享会主要由冯鸿昌主讲。据了解,冯鸿昌现为厦门港务集团海天集装箱有限公司海润维修班班长。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进城务工青年,冯鸿昌积极融入城市发展,刻苦钻研,将许多技术难题一个个化解,先后完成价值6000万元8台龙门吊的监造、四台70年代日本制造的二手龙门吊的全面技术改造、大型柴油机大修和轨道式龙门吊吊具导板改造等工作。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第五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标兵、感动厦门十大人物、厦门市十佳外来青年等荣誉称号。2012年当选中共十八大代表。
冯鸿昌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从一名生产一线的进城务工青年成长为维修班班长的故事。冯鸿昌提到,一次,自己的带班师傅很快很轻松的解决了一个让大家都束手无策的难题。这件事情,激发了他的学习欲望。从那以后,他每天下班后都要骑自行车一个多小时前往一个专业技术学校进行学习,将自己的所学用在日常维修工作之中,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提升自己。日积月累,自己的维修技术不断获得提升。在一次设备维修期间,德国专家也为他竖起了大拇指。冯鸿昌还提到,“有担当,才能有所作为,要用积极进取的态度面对工作和学习。”就是在被周围的人所不解的时候,他依然坚持不断摸索,将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园一样守护,“正是因为高度的责任心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我才会很快被公司吸纳,由一个临时工转变成为一名正式职工。”
集团党委委员、党委工作部部长吴亚俊指出,冯鸿昌同志的故事所展现出的,是一个成功人士的缩影,浓缩了许多成功所必需的要素。从冯鸿昌的事例,不难发现,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我们就能一步步向自己的梦想迈进。吴亚俊还鼓励大家以冯鸿昌的事例为榜样,在面对艰难困苦时,保持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心态。吴亚俊指出,人生道路上通常有两条“拦路虎”,一条是“恐惧感”,另一条是“懒惰”,打败这两条“拦路虎”的方式就是“行动——积极的行动”。
吴亚俊还从六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一、时间,上天分给每一个人的时间是均等的,注定一个人成败的不仅在于工作当中的8个小时,更在于工作之外的8小时的有效利用——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技能提升,学习锻炼,亲情、人际关系的建立之上等;二、目标管理,没有目标,就没有奋斗的方向——给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逐步分项去落实;三、学习,学无止境,只有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学习投资回报为33.3%,未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看你现在学不学,学什么;四、担当精神,担当就是责任——身无责任轻飘飘,没有责任的人,不可能干成大事,也不可能取得成功;五、用心和专注,每一个行业,最怕的就是什么事都想干,但什么都不干的人——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实效;六、定位,看看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干什么——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正确评估自己的优缺点、特长与短处,扬长避短,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行。
吴亚俊还用“爱岗敬业”鼓励青年员工“用心专注”,“脚踏实地”,“一心一意”干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将自己的梦想融入到集团的梦想之中,为集团更好更快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冯老师,你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难是什么,你是怎么样坚持下来的?”“冯老师,你是怎么样一步步融入到城市环境之中的?”“冯老师,你是怎么在单调枯燥的工作中成长进步的?”分享会上,大家还你一言我一语向冯鸿昌提问,交流心得体会。公司“捐肝救母”先进青年职工代表施尤俊也向冯鸿昌积极提问,交流学习。
党委工作部 宁德志/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