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908号
感谢您的光临!您是第51903458位访问者!
技术支持: 方森科技 “管理内耗”是大中型企业的一个“多发病”和“常见病”,尤其对于国有企业,更是一个“顽症”。身处国有企业多年,深深为其所困扰,因为它存在于我们日常工作中的许多方面,很多时候不得不去面对和解决,一些管理方面的专家学者也对此多有著述,笔者仅从工作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来谈谈。
日常工作中,我们会碰到一些导致“管理内耗”的行为或事项,例如:同一件事情同时有几个人或部门在管辖,权利交叉,发生相关业务时,要么大家都管,业务关系人不得不多头汇报和沟通;要么大家都互相推诿,这就让业务关系人无所适从,不知道事情到底找谁去办合适。
又如,企业当中的一些舞弊或失职行为也是导致“管理内耗”产生的一个原因。如材料遗失、“小金库”、销售货款流失等等,都会使企业效率低下,如果这类行为很多的话,企业就象一个“打水的大筛子”,时间长了水都漏光了,筛子里什么也留不下。
有人曾用拔河原理来描述“管理内耗”,即由于拔河过程中配合不好出现的拉力相互抵消,造成全体成员的拉力之和小于每一个人实际付出力量之和。这个比喻很形象,这个“内耗”的后果想来是大家都不能接受的,它白白耗费了我们的时间、精力、才能等等,有时甚至伤害了我们的情感,最终也导致企业管理的低效或无效。因此,我们要想办法来降低“管理内耗”。对此,笔者有几点思考:
一是企业的各项流程设计和部门设置要合理,并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清晰地了解,尽量避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等现象,要有合理的分工,也要尽量地精简高效。当然,这就需要决策者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各方面的流程有着相当透彻地了解和熟悉。例如集团近几年来尝试的扁平化改革就是“降耗”的一个措施。
二是企业的高级管理层要建立适于企业行业和自身特征的内部控制,完善的内部控制如钟表的齿轮环环相扣、相互联动,起到促进和制约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一些舞弊行为、堵住一些漏洞。
三是要使企业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深入到每一名员工的心中。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天衣无缝,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员工发自内心地去维护和实施,因此,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需要深入到每一名员工的心中,去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去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忠诚度。这就需要公司管理层对公司宗旨和愿景的表达——宗旨和愿景要让员工知道,公司的战略要让员工体会得到。我们常说“人治——法治——无为而治”是管理的三境界,核心价值观要体现的就是“无为而治”,让员工能够从企业的决策和行动中感受到核心价值观并赞同这种价值观,从而自觉地去维护制度、遵守规则、维护企业。
总之,“管理内耗”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企业管理者应努力降低和消除“管理内耗”。
作者 财务部 管红梅